150人是一个人的交友上限,50人是值得信任的朋友的极限,只有15个人称得上好朋友,最终仅有5个人可以称得上至交。在这种情况下,与Facebook等大社交平台截然不同的私密社交网站应运而生。
在今年2月,Path用户数超过200万,现在已经突破了300万,半年前,它获得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公司的整体估值在2.5亿美元以上。Pair上线四天后就获得5万用户并获得了42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Between在四个月内用户就达到了100万。
现在看起来,私密社交的前途或许光明,但是实际上的道路却崎岖得出乎想象。
市场和用户规模的最后落脚点都在赚钱上,之外的一切都是空谈和呓语,而这恰恰是私密社交目前最大的问题。
私密社交的私密特性使得它受到了不少对大社交平台并不热心的用户的欢迎,为了维护和保持这些用户的体验,传统社交平台上包括植入广告、增值服务等在内的大部分盈利方式也都被排除在外,现在Path的盈利方式还局限在滤镜付费以及和Nike+的合作,再也没有更多的营收模式。
如果像Facebook、Twitter这样的大平台都还在苦苦探索自己的“钱景”的话,那么用户和前者相比不过九牛一毛的私密社交网站的“钱途”又会有多么坦荡呢?
在国内更加急迫与浮躁的环境下,没有广告、用户基数不够大、不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些对私密社交来说都是致命的缺陷,即使用户的转化率再高,即使用户的消费能力再强,它又能赚到多少钱呢?
或许以后私密社交会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也许将来它可以探索出一条将私密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的道路,但是在那之前,它又靠什么来盈利呢?
在盈利前景并不明朗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尽管大家都在畅谈畅想私密社交,但直到现在国内还没有诞生一个真正称得上的有影响力并获得大家认同的产品。
直到现在,私密社交在国内还是一潭死水,除了自己的原因之外,还和腾讯在国内社交领域的强势有着不小的关系。
腾讯借助QQ、微信等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生态系统和大平台,这意味着它有着更大的扩展性以及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机会,它完全能做到在功能和用户群体上的收放有余,既可以膨胀做加法,同样也可以缩小做减法。
现在的微信正显示出腾讯在这方面的实力和野心,这既是一个用户超过2亿的大社交平台,但同时,一对一的联系方式、“圈子”的设计理念等又使得它成为一个天然具有私密社交性质的工具。
无论是传统社交平台用户,还是追求私密社交的用户,他们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腾讯进可攻,成为大社交平台,退可守,转为一个私密社交工具。
与之相比,单纯的私密社交服务并没有太多的转圜余地,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何况私密社交自己的发展并不健全,那么它又能如何在这种内忧外患中成长壮大起来。
私密社交在国内的现状就是,本来自己就孱弱不堪,偏偏旁边的那个腾讯还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在这种局面下,私密社交在国内哪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一切都不过是自我安慰和自我幻想的产物。
无可否认,私密社交在大社交平台之外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在国内,这种可能性也许仅仅存在于人们对未来的展望中。